我们如何误读了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六 )

有趣的是,浮世绘在日本盛行并受到西方“印象派”画家的关注时,版画在中国却已走向衰落。按照周作人的考证,浮世绘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清朝末年,但并未受到太多关注。董炳月认为,这可能涉及文化心态的问题,“因为日本的文明受中国的影响很大,所以中国人在面对日本的时候,说得通俗一点,是有一种‘文化帝国主义’心态的。浮世绘在日本是一种民间的、庶民的、通俗的艺术作品,中国人可能不太看重它。”

我们如何误读了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梵高临摹歌川广重的代表作《名所江户百景》之一,左为歌川广重的作品,右为梵高所绘

在浮世绘从日本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周作人与其兄鲁迅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早在20世纪初留学日本期间,周作人就对浮世绘描绘的庶民情调情有独钟,他多次在杂文中引用日本作家永井荷风对浮世绘的评述,对浮世绘中展现的“东洋人的悲哀”给予肯定。回国时,他将自己收藏的浮世绘作品一同带回,受其影响,对版画研究甚广的鲁迅自30年代起也开始收藏浮世绘。根据《鲁迅藏浮世绘》一书所考,在1926年至1936年间,鲁迅共购买浮世绘书籍17种33册,单页浮世绘30幅,囊括了日本浮世绘大师的代表作品,另藏有日本友人所赠浮世绘12幅。在写给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信中,鲁迅也提到,他是十分乐意推动浮世绘在中国的传播的,只可惜当时“中国还没有欣赏浮世绘的人”。现今,这些作品多数收藏于鲁迅博物馆,这也是国内浮世绘馆藏作品最多的地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