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前,广州建设廉租屋(12)

1、城东选址在广九车站附近、八旗会馆、东较场附近华侨安集所;2、城南选址海珠桥南岸斜坡底;3、城西选址黄沙车站附近、屠场附近;4、城北选址在飞来庙、造币厂附近;5、城西北选址在盘福路尾西华二巷口;6、城中为址官禄里警察医院附近;7、城西选址在西村工业区为士敏土厂附近;8、河南地区选址在义居里、太平坊东约先施工厂的后面、小港路天后庙附近。

从该选址方案可以看出,其遵循的原则为全市均衡发展及靠近劳工集中的区域,如工厂及交通设施等。

据广州市市长刘纪文《广州市政府三年来市政报告》中所说,至1935年12月止,共建成五处劳工住宅:“海珠桥南便桥脚劳工安宅所”“海珠桥北便桥脚劳工安集所”、“八旗会馆第一号”“八旗会馆第二号”“河南义居里第一号”。而即将要竣工的有“河南义居里第二号”“大南路平民宫侧”两处。

这些住宅大部分供单身劳工居住,少部分为家庭式单元。其设计考虑周详,与同时期普通民居无疑。其中,“八旗会馆一号”劳工住宅,楼高3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内全部单位为家庭式单元,内有16户,每户均有客厅、一间房可住3人,有厨房、橱柜和衣柜,并由政府免费提供电力照明和自来水供应,月租仅4元。但申请者必须书面保证其劳工身份,并由工会提供担保。该住宅的3楼设礼堂一座,以备市民举行婚礼集会及演讲之用;楼内还设公共贩物室(小卖部)、管理员室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