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降息来了?LPR新机制出炉,央行力促实际利率下行( 五 )

原来:贷款定价=贷款基准利率*(1+上下浮动倍数)

现在:贷款定价=LPR*(1+上下浮动倍数)

LPR= average(18家银行“MLF+点”)

因此,本次LPR改革不仅解决了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还可以疏通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利率传导机制,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表态能够更好的传递到信贷市场。

改革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市场分析认为,这一举动实质效果相当于非对称降息,能够降低信贷市场利率,从而达到降低优质企业实际融资成本的作用。

央行表示,通过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可以起到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效果。

一是前期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幅度较大,LPR形成机制完善后,将对市场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反映。

二是新的LPR市场化程度更高,银行难以再协同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打破隐性下限可促使贷款利率下行。监管部门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对银行进行监督,企业可以举报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的行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