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降息来了?LPR新机制出炉,央行力促实际利率下行( 六 )

三是明确要求各银行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LPR作为定价基准。为确保平稳过渡,存量贷款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

四是中国人民银行将把银行的LPR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督促各银行运用LPR定价。

而从目前的LPR报价来看,截至2019年8月17日,1年期LPR已稳定在4.31%的位置上超过一年,但一年期MLF利率则为3.3%。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加点之后形成的新LPR利率,会比现有的4.31%左右的LPR利率有所回落,这意味着对于新发放的贷款实际利率也会有所下降,从而达到了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实际利率水平降低的目的。

不过,相比于直接降低贷款基准利率,用LPR做为“信贷锚”,本质仍然是中性的调控渠道,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和信贷申请人都可以得到利率更低的贷款。相比而言,优质企业、大型企业的议价能力将会加强,优质资产的定价可能下浮;但是因银行负债端成本没有实际改变,为保证收益,可能会加大信贷下沉力度、完善风险定价机制。从实质上看,本次改革是重点仍然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一次非对称的降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