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如何赋能高端制造?( 八 )

一是被动式维护,就是坏了再修,这种维护成本最高;

二是预防性维修,为了避免被动维修引起的设备停机停产,现阶段采用较多的是预防性维修,也就是定期保养;

三是视情况维修或基于状态维修,因为前两种的成本相对比较高,因此采用振动分析、红外、超声等检测仪器,对关键设备进行相应的判决和检测,基于检测的结果决定是否要维修,提前修还是推后修;

四是预测维修,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对设备的实时状态做评估,再决定是否要维修;第五,RCM或基于风险评估,结合实时数据对设备保养策略的一系列计算,得到基于风险管控的维护策略,实现更精准的维护。目前GE和Uptake已经做到了基于可靠性的维修或基于风险维护的完整策略。

现在的问题是:一,无法实现实时的判决和诊断,无法根据动态的工况进行调整;二,无法实现精确的故障定位,无法实现精确的指标计算;三,无法实现精确的寿命预测,无法实现预测性维护;四,无法积累、优化和复制专家经验,无法实现知识的自我学习和进化。

资产性能管理系统主要涉及三方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