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去哪儿李晓星:进入母婴赛道不在早晚,在于如何“快、狠、准”( 五 )

知墨科技的母婴团队对母婴市场进行了一场深入的行业研究,在阅读一份母婴行业现状调研数据白皮书时,李晓星从数据中看到,不同于服装行业被电商冲击到毫无招架之力,母婴行业受到的冲击虽有,但线下客源并没有就此被截断,甚至有些经营良好的门店依旧风生水起。而且不同于互联网的电商逻辑,这些母婴门店比任何厂家和经销商更看重品控,更爱护口碑羽翼。用李晓星的话来分析就是“母婴行业是唯一一个不以产品的性质、属性来定义,而是以消费者人群来定义的行业,所以它的跨度更宽,对它的想象力也是可以无限延伸的”。

虽然中国母婴产业至今才经历了30年不到的历程,有着一定的落后性同时又极具迭代潜力,亟需补位者入局弥补营销、管理上的不足。意识到此点,一直喜欢长跑运动,想要用创造力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李晓星,不顾众人的劝阻,在母婴行业爆发元年,也就是在2014年8月,启动妈妈去哪儿平台项目,成为国内首家互联网婴童S2B平台,也是母婴领域最早提出类似“新零售”概念商业模式的公司。从技术研发走向一个互联网平台,这个选择在内部就好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尤其是技术人员最为不能理解,最初有许多老员工劝李晓星放弃这个大胆的商业冒险。可即便如此,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分析的李晓星还是力排众议,坚定地迈步向前,推出了第一款基于母婴门店管理的SaaS门店会员管理工具,这一开始奠定了她把互联网技术精准地运用到母婴零售行业的决心。似乎多数创业都难逃开头难的定律,妈妈去哪儿平台在推出后的第一年里即使获拥700余家母婴门店的引进,但是从工具的研发到持续市场教育等各个环节的通关资金也让李晓星在运作资金上开始捉襟见肘。而到了2015年,电商对实体门店加大了冲击力度,更是让妈妈去哪儿决定转型,利用平台的优势为数万门店集采供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