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新零售何时惠及外圈层?( 五 )

理想:用互联网平台追求“无限坪效”

“坪效”是用来评价零售业销售水平的重要指标,即“单位面积的盈利能力”。生鲜电商在介绍业务的时候,同样会用这个指标来展示自身模式较传统模式的优越性。

坪效=销售额÷门店营业面积。以传统模式来看,门店营业面积是一个让经营者又爱又恨的主要参数。营业面积不够大,无法容纳足够数量的客人,无法带来足够高的销售额;营业面积过大,则导致坪效下降。很多生鲜零售电商,依托互联网平台,打起了追求“无限坪效”的主意。最基本的思路,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依靠像外卖一样的配送服务,将营业面积延伸到用户家中,而不是局限于门店本身。

显而易见,增大销售额或是降低营业面积,都可以提升坪效。这两个提高坪效的途径,将生鲜零售电商,领向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

第一种发展方向是通过缩减营业面积,来提高坪效。具体操作方式是划定一个适当的服务半径,然后在片区内设立“前置仓”。区域内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前置仓”下单。送货员再拣选商品,快速送货上门。“前置仓”本质是一个仓库,并不具备真正意义的“营业空间”。这个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租金物业成本低。相比传统零售业,属于“轻资产”运营,扩张成本低且速度快,是互联网经济偏好的形式。但由于“前置仓”空间有限,商品种类和数量储备都相对有限,很容易出现缺货的状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