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缘何难破骚扰电话( 七 )

除了源头治理,付亮建议,还可以继续探索“非邀约管理方式”的应用,即未经收者同意,不得向其发送营销信息或拨打营销电话;此外,对于被举报的骚扰电话,相关单位进行详细核实后,应进行来电标注。

“彻底破除骚扰电话,道路还是很漫长的,不仅需要运营商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范畴,不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付亮说。

责编:高恒涛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手机腾讯网立场。版权归自媒体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