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新合资项目进展迟缓,只开花未结果前途未明

8月初,一则有关“宝马与长城合资项目或将停摆”的传闻在汽车圈发酵。传闻称,宝马和长城汽车在中国合资生产电动MINI车型的合作可能面临失败的危险。随后,长城汽车发布公告澄清,光束汽车项目进展顺利。

事实上,国内车企与外资车企合作,正是新一轮中国汽车产业合资潮的核心特征。从江淮大众到众泰福特,再到长城宝马、吉利戴姆勒和江铃雷诺,2016年-2019年的几年间,国内车企出现一波新合资热潮。它们共同的背景,无外乎都是跨国车企为了应对中国严苛的“双积分”政策而做出的应对,打算通过与在新能源方面发展较快的自主车企合资,来获取更多的新能源积分。不过,在所有新合资项目当中,至今还没有一个结出真正的果实。

跨国车企新合资项目进展迟缓,只开花未结果前途未明

光束汽车项目恐无法按计划量产

2018年7月,长城与宝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合资公司光束汽车有限公司,目标是联合生产面向未来的纯电动汽车(包括MINI国产等计划),双方各持光束汽车50%的股权。根据张家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官网2018年9月7日发布的“长城宝马光束汽车项目公示”显示,长城、宝马“光束汽车项目”产业规划建设是打造“一基地三中心”,即宝马新能源汽车全球制造基地、宝马新能源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宝马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中心,并共建碳纤维轻量化产业中心。2018年11月6日,长城宝马光束汽车用地报批咨询服务项目进行了中标公示,这意味着光束项目已进入用地报批阶段。根据光束汽车的产品规划,首款车型将是一款紧凑型SUV,续航里程在500km左右,预计在2021年上半年上市。此后,纯电动MINI国产也将上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