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新合资项目进展迟缓,只开花未结果前途未明( 四 )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钟师对新京报采访人员表示,这次合作,其实比亚迪并不是单单看中丰田的技术或者品牌,从本质上看,这是一次国内新能源企业巨头与国际跨国公司的强强联合。在汽车行业变革的大势下,与核心合作伙伴同舟共济才是降低风险的最好策略,比亚迪与丰田这样的结合更注重类似联盟的效应,未来的市场发展前景也应该会更明朗一些。

众泰、江淮合资项目亦遇阻

“目前众泰和福特的合作,就只有众泰方面的工程师在做,福特方面没人管了,合资的研究院已经基本成为了摆设。”这是又一家新合资企业骤然“停摆”——众泰福特,是由众泰汽车与福特汽车在2017年11月签署成立的合资项目。根据当时双方的协议,合资公司的首款新车将会在今年9月投产,而现在距离投产只剩不多时日,却仍难见实质性进展。新京报采访人员采访众泰福特相关人士,得到的回应是“若有进展,我们会及时对外公告”。据新京报采访人员了解,目前这家公司的名称依然为“众泰福特汽车有限公司(筹)”,也就是说,截至目前,这家新合资企业还未通过发改委的正式审批。

众泰福特搁浅并不是孤例。另一家更早成立的中外新合资企业江淮大众,其首款车型思皓E20X早在2018年5月就已经下线亮相,但是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款车还迟迟没有量产上市。不过,江淮大众成立的时候,可谓“火箭”速度。2016年9月,江淮与大众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2017年5月,合资项目获发改委批准;2017年6月,正式签署合资协议、投资协议,新能源汽车项目随之开工;2017年12月,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2018年4月,发布合资品牌SOL(思皓);2018年5月,首款产品思皓E20X下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