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即将三审,学者建议明确禁止基因编辑( 三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民法研究中心主任周友军表示,针对基因编辑等此类科研活动,目前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的态度并不鲜明,并没有严格规范科研活动。“编辑生殖细胞在很多国家其实是属于犯罪行为,目前我国的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里对此没有表示明确的态度,行政处罚上也比较模糊,我认为应该在法条中明确禁止。”
石佳友提出,草案现有条文中“从事…活动”的表述似乎过于狭窄,不能涵盖非医学及非科研活动。“建议采取‘涉及或影响’措辞,涵盖异种移植和基因驱动问题。还有,基因编辑必须考虑未来世代的利益,因为对未来世代会产生目前无法估量的影响;因此,此类行为不得危害人的健康和安全,不得危及未来世代的健康利益。”
针对实践中反映较多的问题,人格权编一审草案还对人体组织器官捐献、禁止性骚扰等问题作了规定。
周友军提出,对于捐献器官,法律需要强调捐献者可以随时终止或者拒绝。“在理论上的话,设立这样的规定其实并无障碍,但目前立法机关仍有顾虑。我认为还是应该强调这点,给捐献者一个随时拒绝的权利。”
推荐阅读
- 欧盟与英国谈判代表据称接近达成脱欧协议草案
- 英国工党声明草案:若执政 半年解决“脱欧”问题
-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规定
- 多项经济民生法律草案审议,资源税法草案有望通过
- 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扩大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
- 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三审对假药劣药重新界定,能否改变“药神案”?
- 【界面晚报】学前教育法草案文本已初步形成 陈戌源当选新一届足协主席
-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医疗卫生机构禁止出租医疗科室,发展老年护理保险
-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迎三审:强化基层,但经费仍缺制度保障
- 资源税法草案将再次审议,学者:长期来看水资源等也应纳入征税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