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去中国袜子王国,做三毛钱的“大生意”( 八 )

但按照大相的说法,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而言,内销的竞争依旧是价格为王的“修罗场”。“现在电商卖袜子,一天几十双都是亏的,得卖几千几万单才能盈利,小企业根本坚持不住。”大相说。

【特写】去中国袜子王国,做三毛钱的“大生意”

而对企业内部来说,比拼价格也会导致压缩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

“买机器、招工人都要钱,尤其是现在工人工资这么高,一个月都要六七千元,而且工人住在家里是要负责任的。”在大唐做袜子库存生意的何姐说。她补充说,即使一个月有六千元工资,肯干活的工人也越来越少,因为“每天起码干12个小时”,还不如去送外卖。

一些人为了压低成本,不惜千里迢迢跑去河北、新疆、安徽开厂。这些地区由于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国家对开厂有政策补贴。

现在,很多袜子制造端的厂家手上几乎不留一点现金,赚了钱就为工厂添置袜机。无论生意好坏,都不敢轻易停工,只为留住工人。

根据做供应链质检工作的刘鑫观察,虽然袜子产业也有去人工化的趋势,但目前很多工厂还是比较缺人,尤其是年轻人。“大唐老一辈开工厂的人基本都在50岁以上,他们很多在20岁以上的孩子都不是很愿意接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