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洋债“爆雷”追索僵局:中介机构会担责吗?( 十 )

一位中小型券商债券承销部门人士表示,实际上让仅收有限费用的承销商去承担全部责任从收益和风险的匹配上也说不过去,不符合最基本的商业逻辑。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担保公司收取的担保费要远远高于债券承销中的中介费用。承销商包括对公开募集文件的三性进行一般核查,以便核查发现问题后不得进行销售或者停止销售,以及销售过程中不得采用不正当手段。“一般情况下,就是根据评级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报表来核查。”

各方对于此事的示范效应也比较关注。上述中小型券商人士告诉采访人员,一般而言券商保荐机构流程较长,较快的周期为两到三年,这种情况下较易发现财务舞弊。但给承销商的时间一般是两到三个月,时间上也不支持像保荐业务这样的核查职责。“当然,目前投资者认为德邦的主要责任就在于没有尽职调查到位。”

民营发债难

天风证券固收分析师孙彬彬团队认为,自2018年违约潮以来,民企信用资质整体走低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当前市场风险偏好较紧,对民企存在一刀切的现象。

采访人员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5年以来交易所发行民企债券数量和金额占交易所发行比例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