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稀少巨额亏损,前途跑车的边缘创新能走多远?( 三 )

然而从市场反应看,前途汽车关注度不高,口碑不明朗,品牌的认知度更没有深度和广度。有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不买账,或跟定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有关。热爱跑车的群体往往对品牌和性能需求更高,这一高端窄众的消费群体“不差钱”。从这点看,没有厚重品牌影响力和强劲性能的K50,即使有价格优势,对这一群体的吸引力也很弱。而对于普通消费群,这个“便宜”价格就不实惠了。保时捷、奔驰、宝马、捷豹等知名品牌,早已在百万元级跑车领域深耕细作,占据了市场,相比看,K50售价70万倒看似有些底气不足。

此外,多数合资品牌已经在新能源领域大展拳脚,比如保时捷的首款纯电动跑车今年有望上市,同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将于今年正式投产。强敌压境,无论是打价格战,还是新能源创新,前途汽车的优势看似都不明显,原有的定位是否真的符合市场所期,值得检验。

希望用跑车来“立住品牌”是前途汽车打造K50的初衷。眼下看来,前途K50上市一年似乎未能让前途的品牌立得住。在去年4月前途举办的新车发布会上,除了K50,还有一款计划定位为小型乘用车的K20概念车也同时亮相发布会,并表示计划2019年将实现量产。不过,截至目前,尚未得到这款车型正式上市的官方消息。K20什么时间上市,是否会以低价占领市场份额,后续造车资金量是否充足?就这些问题,新京报采访人员联系前途汽车,截至采访人员发稿时仍未得到回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