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罚单激增?十地证监局在行动,一个月40家私募遭处罚,严防“伪私募”成投教重点( 三 )

私募罚单激增?十地证监局在行动,一个月40家私募遭处罚,严防“伪私募”成投教重点

券商中国采访人员梳理后发现,这些私募存在的违规行为涉及至少五大类型,包括未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工作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未对私募基金进行风险评级、信息披露违规、私募基金未备案。

违规行为一:未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投资者适当性是近年来金融机构展业的重点要求,但有部分私募机构未能很好落实,在资金募集过程中未穿透核查投资者身份,难以判断最终投资者是否为合格投资者,或是销售对象明确不具备购买私募基金产品资格。此类违规行为,在最近这一批被处罚的私募机构中颇为普遍。

例如,安徽证监局在8月22日披露,芜湖卓辉盛景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个别投资者资产证明中的金融资产金额未达到合格投资者标准。这意味着,该私募的销售客户并非合格投资者。

8月21日收到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安徽赛伯乐科创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档案中缺少机构投资者的资产证明文件,同样存在这一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