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储蓄率有所下滑,中国人不爱存钱了?( 六 )

那么,这种超前消费模式在中国会成为“消费陷阱”吗?多名专家和受访者认为,防范风险的关键在于培养人们养成良好、健康的消费习惯。

“未来10年,我国居民未偿信贷数额总量会有所增长,但会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杨军认为,这是由于年轻群体总体知识水平在提升,获得更高收入的能力在增强;同时金融部门控制风险的手段也会更先进。

在任欢看来,结婚会成为他是否存钱的门槛。他说,结婚后存钱不是单纯为了享受型消费,而是出于家人生病、养老等开支考虑。“这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家本位文化的延续,背后是一种文化韧性。”

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平衡好储蓄与消费的关系

为加快推动消费向绿色转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3年前曾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坚决抵制生活奢靡、贪图享乐等不正之风,大力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陋习,抵制过度消费,改变“自己掏钱、丰俭由我”的错误观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意见还从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标识认证体系、经济政策、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