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时,如何利用人性8大弱点?(12)

因人懒惰各种app提供多种把手供用户懒起来,截屏文化也深入人心。

2. 满足“稍后处理”

用户在处于非正常使用流程时,再回归到该产品流程应回到原有流程之上。这句话有点文邹邹的,理解为用户在使用产品其实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叮咚一声,一条微信、爱豆微博更新提醒,心里面的野马就开始躁动忍不住去看。

视频类产品里面的视频进度记忆、搜索框的搜索历史、微信链接的浮窗、资讯阅读类的浏览历史、“收藏”等等都能用最小的使用成本来获得更高的使用效率来解释。

3. 懒出新高度

“懒惰”不要想得太窄容易限制自身思维,其实解决人性的懒惰需要从“本质思考”做起,每个人大脑都养成了一定的思维惯性,也就是《思考快与慢》里面讲的每个人都有两套“快系统”和“慢系统”。

做产品非常容易陷入“快系统”里面,非常本能直觉的做出一些经验主义的反应。而“慢系统”需要调动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旦启动逻辑思维能力周期就非常长,启动也很慢,所以产品日常做一些工作没有时间容易忽略切换两套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