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卖出去的不隔夜商品去哪了?“不隔夜”的猫腻有多少?( 七 )

目前看来 , 商品不隔夜 , 更多的是将鲜度量化成一个概念 , 招牌而已 。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进入这个体系 , 没有符合“不隔夜”标准的商家 , 总会觉得自己缺了点什么 。

这也是为何 , 线上线下的玩家都执着于拥抱“商品日清”这一标准 , 不管是不是真的 , 总要先放上去再说 。 而消费者对于是不是隔夜的认知 , 只在于那一条小小的日期标签 。

而不打折 , 不赠送 , 是商家们对于自己商品价格体系和品牌调性最后的坚持 。 打折出售的话 , 盒马也可能遭遇钱大妈门店一样 , 被大爷大妈攻陷的命运 。

有很多人会想 , 即使不打折出售 , 下架的商品拿去做公益 , 还能树立企业社会形象 , 不是很好吗?

我们先不谈对接公益机构 , 商品运输等等的人力和物力支出一定大于直接销毁的成本损耗 , 要知道 , 零损耗是每一个企业做不到的梦想 , 但做不到 , 不代表对门店损耗习以为常甚至视若无睹 。

这就代表着 , 每一个做不隔夜商品的商家 , 都会通过我们上文提到的销量预估和促进销售等手段 , 逐渐逼近供销平衡的临界点 , 尽力将损耗降到最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