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零售模式背道而驰 Costco可能在中国成功吗( 三 )

“场-货-人”与“人-货-场”:以消费者驱动的选品、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是当前零售运营的主流思路。但是Costco选品却是卖场主导的 —— 以“规模经济效应”为主导方针,各品类精选1-2个单品;卖场提供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习惯了“万能的淘宝”的中国消费者,是否会满足于Costco模式下的精选商品呢?

会员制能否驱动数字化:Costco首日火爆后,有评论开始讨论这是否是“会员制卖场的春天”。我们认为,在中国市场环境下,会员制是整个Costco模式下最“平淡无奇”的一环。15年前的商学院课本里,还有Tesco利用会员卡信息分析消费者需求的“经典案例”。但是时至今日,这些与电商互联网玩家强大的大数据算法相比,就未免显得小巫见大巫了。在全球领先的会员制卖场中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对传统零售企业的会员数据质量和数据处理能力的真实观察告诉我们,依靠卖场会员数据和内部能力来推进智能零售困难重重。更何况,在Costco模式下,“个性化体验”并不是追求,“有限选择”带来的“规模效应”才是精髓。

价格:永恒的诉求,精心选择的时间点

既然疑问那么多,为什么Costco火了?因为便宜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