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现“两个定位”达州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三 )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达州的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逐年提高,城镇化水平由1949年的5.7%上升到1999年的21.1%,再逐步提升到2018年的45.52%,年平均上升0.57个百分点。

20世纪80年代初的达州,主城区面积仅5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建筑物密集,尘土飞扬,曾被戏称为“光灰之城”。1999年建市以来,达州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做大做强主城区的规模。2018年,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2.5万,“双百”城市如期建成。

当前,达州在持续推进北城滨江、马踏洞、莲花湖、三里坪、翠屏山、长田坝、河市等“七大新区”建设的基础上,依托机场、高铁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空间新的增长极,建立以城市道路为支撑的大城市框架,力争到2020年建成“双130”、到2030年建成“双160”区域中心城市。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恩格尔系数”大幅降低

“为了看《天龙八部》,邻居们每天都往我家跑,连续剧看完后再打着手电筒回去。”老家在渠县三汇镇农村的刘杰,家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买了一台“熊猫”牌黑白电视机,该剧1997年开播,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为了“追剧”,可谓是风雨无阻。那个年代,有电视看,有剧可追,就算是“幸福的事儿”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