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现“两个定位”达州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六 )

七十年来,达州GDP年均增长7.1%,其中1999年建市以来年均增长10.8%。与此同时,达州人均GDP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迅速增加,实现了由贫困地区向中等收入地区的转变。由改革开放初的人均66元,增加到2018年的29627元,增长了62.8倍。

县域经济,为达州的综合实力提供了重要支撑。1949年,全达州GDP总量最高的是达川区,仅为7022万元;1999年,达州各县均突破10亿元;2011年,达州有5个县GDP总量超过100亿元。2018年,除经开区外,达州七个县(市、区)GDP均超过100亿元,其中5个县GDP总量超过200亿元,大竹县和宣汉县突破300亿元。

改革开放格局变大划定3500万人的“朋友圈”

“四川省内的南充、广元、巴中、广安,陕西省的安康、汉中,重庆市的梁平、万州、开州等区域,都是达州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的目标范围。”达州市委副秘书长苟敏介绍,中共达州市委四届六次全体会议确定了“加快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达州为自己划定了川渝陕结合部3500万人口的“朋友圈”范围。

“修己达人”的达州,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蕴育出了独特厚重的巴人文明,创造了豪放包容的巴人精神。新时代的达州人,已构建起对外的“大开放”格局,将加快建成对接成渝西、引领川东北、辐射川渝陕结合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全域推进开放合作,形成“多维拓展、全面开放”新态势,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示范城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