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镜头下:福耀玻璃是给工人提供饭碗的地方( 五 )

所幸,这种危险被化解了,而且是以一种美国人的方式化解的,就像当年曹德旺打赢了与美国商务部的反倾销案。假如把《美国工厂》看作一部剧情片的话,那就不得不佩服两位导演在处理高潮时的灵巧了。一边是曹德旺在庙里烧香拜佛,另一边则是美国工人因为操作慢而被辞退。“我们再也赚不到(通用)那种钱了”,利润和福利,看似难以调和的矛盾,因为前半程铺垫良久的“失业恐惧”而悄然过关,笔锋最后又突然一转:2018年“福耀玻璃”代顿工厂终于实现了盈利。导演用寥寥几个镜头,把盈利归功于自动化率的提高,而不是裁员和延长工时,这当然可以引导观众得出一个更为“高远”,更加站在全球化角度的前瞻式结论——机器人才是工人的敌人。

然而,实际上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并非投入自动化生产线那么简单,“福耀玻璃”也尚未具有领导全行业,全面优化产能布局的研发实力,《美国工厂》的镜头下,它依然是家追求利润的“全球工厂”,也依然是要给工人们提供饭碗的地方。

责任编辑:赵慧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