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专访 | 巨头环伺、竞争者众,周杰伦代言后的「闪送」下一步是?( 三 )

举两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一个是国内某高端白酒正在和闪送谈的合作,计划让闪送员在全城记录他们户外广告的投放地和人流量;还有一个是某用户临登机前发现忘记带护照,在闪送下单,让闪送员把护照送到了济南。这是拼单模式下不可能被满足的需求。

可能你觉得这两个例子很特殊,再有一个例子是关于某知名互联网企业CEO 的,平台对时限的规定是1小时内送达即可,但他正急需一份文件,近一小时的路程,要求务必半小时内送达,对闪送员个人来说,是没有义务这样去做的,但他们在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最后,在保证不违章和安全驾驶的情况下,也确实做到了。还有现在淘宝上,都已经出现了同城闪送包邮的服务,这类案例还有很多很多。

36氪:这样是否会造成过高的运力成本,进而由用户买单?

于红建:这个核心看双边规模,看订单量。最好的证据就是,最初闪送在北京的起步价是36元,现在已经降到16元了。但对于闪送员来说,订单量增加,跑完一单能紧接着接下一单,每笔订单能拿到订单价格的80%,收入依然有保障,从而会吸引更多地社会运力入驻闪送。所以,规模也会是闪送的竞争壁垒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