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拉姆·查兰:一切以人为本( 四 )

但如何识别这2%的人呢?

“这些人往往是吸引人才的吸铁石,人才都愿意给他们打工。”拉姆·查兰说。对于这样的人才,他们可以在一些封闭的部门当中,依然能够实现团队合作,他们擅于聆听,而且很多人喜欢找他们帮忙,是轮子的润滑剂。

此外,这些人的思维方式是所谓的主人翁精神,把大局为重放在心里,一直思考的问题都是如何能够从公司的利益出发,让公司获益,让用户获益,这样的思维不会过时。“很多人可能是为了名利,他们会接受这个职位,比如说很多人去美国华盛顿任职就是为了名利双收。但是,他们可能真的并不在乎华盛顿。”拉姆·查兰补充,“我希望大家要找的不是那些已经成熟的人才,而是一些潜力股。”

|对话|

经济观察报:目前很多中国企业创始人都面临着交班的问题,可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工业时代成长起来的企业,对于企业家如何做好交班有没有什么建议?

拉姆·查兰:关于如何找接班人有几点,我想和创始人来分享,教授并不知道,包括在清华、哈佛的教授也没有这样的概念,除非他们自己有天生的才华才会探索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