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科技行业被频繁质疑之时,这家公司做对了什么?

几百个年轻人,抱着赚一笔的想法,陆续在一个门店前,开始上传自己的身份信息,填写资料和刷脸。组织者告诉他们,他们得到贷款后,转给组织方,然后会得到提成,贷款会由组织方在资金周转之后还上,他们只需要提交资料验证通过,不需要任何代价,而之前已经来过的年轻人,告诉身边的熟人,的确,他们借的贷款已经被还上了。

不过他们不清楚的是,这一波的几百人,是最后的一批,短租的房子即将到期,组织者已经做好了跑路的准备,没有还贷款的必要了。

这样的中介诈骗,在史红哲看来并不新鲜,却也不好防御。网络借贷公司针对欺诈风险的手段,常见的是黑名单和专家规则,黑名单包括抓取自互联网的失信记录,外部获取的黑名单和自身的信贷记录,而专家规则是反欺诈专家的经验集合,不过,对于之前并不存在不良记录的「素人」,和针对性设计的「套路」,这些手段很容易失效。

乐信也曾经被这些问题困扰,这家 2013 年成立的公司,最初的授信审核还依赖地推人员的人工,2015 年时,负责批单和催收的风控团队,主要依靠专家规则,因欺诈而造成的不良资产曾高达几千万。现在,营收增长了数倍,这个数字却成倍下降。转变来自于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理论上,欺诈团伙不会只做一次就收手,那么连续作案的订单,在交易时间、地点、金额、行为序列等信息上一定存在某种特征。以往的积累的欺诈订单和交易,被乐信作为样本,用于 AI 模型的机器学习,在之后的机器审核中就可以将存在相应特征的订单筛选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