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科技行业被频繁质疑之时,这家公司做对了什么?( 六 )

在金融科技行业被频繁质疑之时,这家公司做对了什么?

乐信AI在全链条的应用 | 图片来源:乐信

技术做了商业的「排头兵」

2017 年乐信上市前夕,《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被正式下发,导致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金融科技公司产生疑虑,受此影响,乐信不得不更新招股书,将上市时间推迟到 12 月 21 日,并将融资金额缩减至 1.2 亿美元。

虽然乐信最终还是成功上市,但对整个中国金融科技市场来说,随着 P2P 备案一再推迟,阴霾始终笼罩。2018 年中国金融领域的融资虽然高达 1176 亿元,但投资项目已经从前几年的网贷、风控、用户体验和第三方支付等 2C 领域向 2B 领域迁移。对绝大多数 P2P 公司来说,没有网络小贷牌照,已经意味着出局,而即使有,受最多 3 倍杠杆的限制,资金很难充裕,转向助贷业务,向银行、消费金融机构寻找外部资金成了必然。

在国内金融科技上市企业中,来自外部资金的占比都在大幅提升,例如拍拍贷 2018 年四季度撮合贷款中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占比达到 20.4%;微贷网 2018 年撮合贷款中机构资金来源占比达到 4.1%;去年 11 月,小赢科技宣布与中信信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而乐信到 2018 年 4 季度,却有将近 70% 的新增借款资金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中,如何承接好这件事情,成了乐信技术团队最需要突破的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