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应用落地还需解决多项瓶颈( 四 )

工信部在2017年颁布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对人工智能发展治理提出要求,但是规则和要求的落地仍在进行中。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在《人工智能的治理与国际合作》的讲话中提到,“现在的重要任务是如何让这些规则和要求落地,形成有利于我国人工智能健康成长的良性环境。”

中国人工智能更关注应用层面

“与美国相比,目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更多体现在应用层面,”殷凤认为。“同时在应用与推广层面,现在出现了诸多问题。”

上海中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冰博士认为,“中国的优势是在于传统文化与应用场景的塑造,西方是在于基础研究与全球资源的整合,如果能够探索一种方法论,可以把中国的工薪社会化需求与大数据的治理模式相结合,智勇双全,对于弱势群体我们如何通过数据的这种治理和千人千面的解决方案使数据能够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形成良方。”

真正的人工智能路途依然遥远

人工智能应用拓展到多个领域。智能教育产品已经在数千所学校帮助老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人工智能全科医生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近千种疾病,显著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促进医疗公平。越来越多的城市大脑都在累积数据,打造更高效、智慧的城市管理治理实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