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酱油做成“调味品中的茅台”之后,海天如何突破瓶颈?( 三 )

在质疑之中,海天的瓶颈也凸显出来。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海天广告费、促销费依然没少花,但“高广告投入、高销售回报”的模式似乎没有那么奏效了;作为上游的海天对增长有需求,下游就有压力,面对“强势”话语权的压货,有经销商无奈留下,有经销商拍桌子走人;渠道下沉仍在持续,但当越来越多一级经销商去到乡镇,不能再往下走时,海天显然无法忽视。

有人烟处,必有海天,但也有其他的品牌

陈小龙觉得行业竞争的压力加剧是从2015年开始的。

当时,他和团队进行走访测算来观察品牌可见度,“如果在一个省份的10个销售网点中,品牌能达到5个网点可见,那么可以算作是全国性品牌了。”他告诉界面新闻,“实际上,能达到这个标准的品牌去到了400多个,这意味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调味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有1239家。而截至目前,沪深A股和港股上市的调味品企业接近30家。

海天对此的策略是加大推广投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