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神经科学如何影响法庭判决?( 四 )

进展虽然有限 , 但却在稳步推动 。 尽管神经科学在法庭上仍然较少露面 , 但科罗拉多州第二司法区法官Morris B. Hoffman表示 , “具体比例已经远高于以往 。 我认为这种趋势还将保持下去 。 ”

相关案件数量可观

福特汉姆大学法学院法律学者Deborah Denno表示 , 自17世纪以来 , 刑法一直关注人类的思想与心理状态 。 当时 , 法院会将异常行为归咎于“魔鬼”的影响——一直到20世纪初开始 , 法官们才意识到 , 应该利用弗洛伊德分析以及其他一些方法对被告进行认知缺陷与心理状态诊断 。

神经科学也给我们展示了崭新且诱人的发展前景:直接与大脑物理状态及其可量化功能水平相关的证据 。

目前 , 我们还没有一份系统性的统计报告 , 能够核算到底有多少民事及刑事案件中引入了脑部扫描等神经科学证据 。 新墨西哥大学神经科学家、非营利性组织Mind Research Network(主要探索将神经影像应用于精神疾病的研究)首席研究员Kent Kiehl表示 , “神经科学证据在民事案件中最为常见” 。 经常帮助律师了解神经影像科学的Kiehl指出 , 在民事诉讼当中 , 如果存在脑操作问题且相关判断对案件审判具有重大影响 , 则法官经常会要求提交核磁共振成像结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