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神经科学如何影响法庭判决?( 六 )

▲ 图:虽然神经科学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使用频率不高 , 但已经呈现出上升趋势 , 具体如图中美国司法意见中的被告神经科学讨论表所示 。

但范德比尔特大学法律与生物科学学者Owen Jones(他曾指导麦克阿瑟基金会法律与神经科学研究网络 , 该机构负责与神经科学家及法律学者合作 , 共同进行神经科学研究并帮助法律系统合理引入科学结论)提到 , 即使是最好的研究报告也只包含病例这一种证据 , 而病例只能代表“一小部分”实验结果 。 他认为 , 大多数采用神经科学证据的案件最终以认罪协议或者和解收场 , 因此相关证据并未能左右案件判决 。 目前 , 还没有可行的方法来跟踪神经科学在这类案件中的实际使用情况 。

心理状态科学

尽管一部分律师已经将神经科学引入法律诉讼程序 , 但研究人员们仍在努力建立脑扫描实验与法律分析体系 , 帮助法务人员更精准地区分不同心理状态 。 这方面进展有助于确定神经科学何时适用、为何适用 。 相关进展虽然有限 , 但却在稳步推动 。

由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家Anthony Wagner领导的一支团队研究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一种人工智能实现形式)分析fMRI扫描结果 , 用以确定测试对象在看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照片时会出现怎样的脑部活动 。 测试对象在扫描仪中观看多张图片 , 其中一些来自他们自己佩戴的相机 , 另一些则来自其他人佩戴的相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