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挪威作家罗伊·雅各布森:成长就是遗失天真但不变得愤世嫉俗( 九 )

当然,这是为了保护小语种——不然我们该怎么生存?我们只有500万人口,整个挪威就相当于北京的一个城区——这实际上对于保护语言和文学是非常必要的。文学在挪威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一直以来就有讲故事的传统,各地之间信息、习惯、风俗和文化的交流都在这些故事里。

界面文化:有人说挪威文学从那时起迎来了黄金期,你觉得是这样吗?

雅各布森:这个系统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安全网”。它不会带来文学——你不能只是出了钱,就要求文学作品被创造出来——文学不是这样产生的。这个系统是为了保护作家的创造力。怎么可能有钱就有文学呢?不是这么简单的。

界面文化:你的作品已有很多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但还有不少只有挪威人能接触到,这本《奇迹的孩子》就是你的第一部中文版小说。作为小语种作家,你怎么看待语言造成的局限?

雅各布森:它是一个壁垒,但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身为挪威作家,如果你想去别的地方,那就需要找一个英语翻译。英语会更简单,德语和法语也是。如果你会这三种语言,那么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能读到你的文学,而且它们可以作为踏脚石,将作品带到埃及、中国或俄罗斯。所以英语是最重要的,我们非常依赖英语的翻译。如果你来自挪威这样的小国还有一个很好的英语翻译,那你就置身天堂了。不仅是挪威,冰岛、丹麦、芬兰和瑞典也是如此,我们都面临这个挑战。但我们的语言本身不是问题,它是如此丰富和美丽,蕴含着各种可能性。它只是挪威与世界其他地方之间的壁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