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挪威作家罗伊·雅各布森:成长就是遗失天真但不变得愤世嫉俗( 六 )

【专访】挪威作家罗伊·雅各布森:成长就是遗失天真但不变得愤世嫉俗

罗伊·雅各布森

界面文化:和芬恩一样,你也在六十年代的挪威度过了童年。在小说中,一些关于时代背景的提示反复出现,为什么这个背景如此重要?可以讲讲当时挪威社会的情况吗?

雅各布森:从经济角度看,挪威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你们在过去的30-40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你太小了,可能不清楚这个,但我的父母此前真的很穷,可能你的父母也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挪威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被战争彻底摧毁了,而15年后,我们发现了石油。自八十年代初以来,我们就像火箭一样攀升,大多数人——不仅是富人——这些年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这种冲击是巨大的。我记得我的父亲在石油被发现后跟我说:“这下国家可要毁了,我们会变得像美国人一样愚蠢。”他对身为工人阶级感到骄傲,所以完全不喜欢这样。

这么巨大的变化发生时会怎样?当然,我们会失去一些东西,也会得到一些东西,而且总是在反省这些变化对我们的身份、习惯、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产生的影响。这些重要的事情也在改变吗?这才是重要的问题。至少要有思考这些重要问题的思维,并想办法以某种方式应对。这就是整个故事的背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