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自我:科幻影视作品中的传播技术与主体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分裂的自我:科幻影视作品中的传播技术与主体 来源:探索与争鸣杂志

分裂的自我:科幻影视作品中的传播技术与主体

孙玮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8期

分身与自我分裂

分身,是科幻影视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作为主体的人经由分身,穿梭于不同的时空中,这可算是人类自幼年期开始浮现且长久不衰的梦想,同时也构成了未来梦魇的母题。近年来,科幻影视中的分身想象呈现出一种趋势,即越来越多地与新型传播技术联系在一起。比如,电脑可以在网络中呈现主体的多重身份,形形色色的电子账户打造了主体的多面性,所谓“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如今,身份与肉身主体的分离开始变得稀松平常,一个人在虚拟世界拥有多重身份,已经是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了。

网络时代的新型传播技术使得意识与肉身的绑定关系开始松动,后人类理论宣示,人类从此具有了两副身体——“表现的身体”与“再现的身体”。“表现的身体以血肉之躯出现在电脑屏幕的一侧,再现的身体则通过语言和符号学的标记在电子环境中产生。”“再现的身体与表现的身体通过不断灵活变化的机器界面结合起来。”这方面最新的发展,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开启了制造主体的阶段,导致一个尖锐问题凸显出来:仿真机器人是人类吗?作为人类创造的分身,仿真人与人类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这构成了众多科幻影视的主题。如果说,计算机缔造的网络人是意识对肉身主体的分身,那么仿真机器人就是整个人类的分身。针对仿真人究竟是否属于人类的发问,其实也是在追问人类之本质。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变换了内涵,重新摆在人类面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