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开玩笑:婴儿时期每个人都是天生科学家( 七 )


这些结果显示 , 孩子们自发玩耍的过程(任何东西都想抓来玩) , 其实也是不断实验、探究事物因果关系的过程——这是最有效的探索世界的方法 。

大脑中的“计算机”

显然 , 孩子们并非像成年科学家那样 , 有意识地开展实验或分析数据 。 不过 , 儿童大脑在无意识中处理信息的方式 , 必定与科研思维类似 。 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 , 大脑就像由进化设计出的计算机 , 运行着由日常经历编写的程序 。

计算科学家和哲学家已开始用与概率相关的数学概念 , 来理解科学家和儿童那强大的学习能力 。 在一种全新的机器学习程序开发方法中 , 科学家运用了所谓的“概率模型”(也叫贝叶斯模型或贝叶斯网络) , 这样的程序可解开复杂的基因表达问题 , 帮助理解气候变化 。 这种程序设计方法也让我们对儿童大脑“计算机”的可能运作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

概率模型结合了两种基本概念 。 首先 , 它们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儿童对人、事物和词语可能作出的各种假设 。 比如 , 我们可以把儿童的因果概念描绘成一张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图 , 在“按蓝色杠杆”的图标前 , 画一个箭头指向“玩具鸭子弹出” , 来描述这种假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