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之城"张家口楼市失速:火爆抢房潮变为零成交( 二 )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一时间,张家口尽享冬奥会“红利”。2015年至2017年,张家口楼市迎来快速发展进阶,品牌房企扎堆布局、大体量项目集中供应、房价也开始大跨度上涨。

但冬奥红利提前透支、供应量激增、项目同质化严重,让张家口楼市在经历2016年“抢房潮”的火爆之后,进入了近一年之久的“零成交”冰封期。

2019年8月末,中国房地产报采访人员采访多家品牌房企张家口项目负责人获悉,多数房企的项目每月的销售数据停留在个位数,自2018年年末至今,“零成交”的月份亦不罕见。

前述品牌房企负责人表示,2016年品牌房企涌入张家口,供应量增大,奥运红利、棚改红利目前已经压缩的没了。“本地的刚需红利也好、改善红利也好、棚改红利也好,基本吃透了,拓展空间有限。”

多位房企项目负责人认为,张家口楼市调控政策僵化(本地户籍限购2套,外地限购1套,二手房3年内不能入市交易)导致交易萎缩,让市场没有信心;二手房买卖被限制,市场没有流动起来,限制购房者的购房意愿;其次是营商环境较差,职能部门审批效率低下,对房地产行业的把控引导不专业,是造成当前房企集体遇困的重要成因,连锁反应是宅地供应量增大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强度降低,宅地成交量降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