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宽松加码,债市慢牛延续(海通债券每周交流与思考第335期,姜超等)( 四 )

3)资金保持充裕。央行表示,此次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合计约9000亿。降准有助于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流动性有望保持充裕,货币利率维持在利率走廊下限附近。另一方面,央行测算此次降准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有助于银行贷款报价利率的下行,达到市场化降利率的目的。

二、利率债:债市空间打开,慢牛格局未变

1)上周债市上涨。上周债市先上后下,先是担忧四季度地方债扩容,而后国常会释放降准信号,债市情绪好转。其中1年期国债收于2.61%,较前一周下行0.8BP;10年期国债收于3.02%,较前一周下行4BP。1年期国开债收于2.78%,较前一周上行0.2BP;10年期国开债收于3.45%,较前一周下行2.1BP。

2)供给下降,需求较好。上周利率债共发行1915亿元,环比减少1140亿元;净供给为596亿元,环比减少1981亿元。其中记账式国债发行1207亿元,政金债发行665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43亿元。认购倍数较前一周有所上升。

3)年末专项债或难大幅扩容。专项债额度包括两块,一是年初制定的新增专项债额度,需要全国人大批准和逐级下发,程序较为复杂。而9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这意味着新增专项债将采用提前发行的方式(类似于19年初),而非年末增加新增额度。另一块是前一年专项债务余额低于限额的部分,2018年专项债留存额度1.2万亿,但地域分布不均。而对于存量资金,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强项目管理,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优先考虑发行使用好的地区和今冬明春具备施工条件的地区。因此,我们认为专项债难大幅扩容,各地或更加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资金闲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