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宽松——兼论为何降准不是大水漫灌!(海通宏观每周交流与思考第335期,姜超等)( 二 )

例如在08年的第一轮宽松周期中,大型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下调了2%,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了2.16%。在11年末开始的第二轮宽松周期中,法定准备金率下调了1.5%,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了0.56%。在14年末开始的第三轮宽松周期中,法定准备金率下调了3%,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了1.65%。

不一样的宽松——兼论为何降准不是大水漫灌!(海通宏观每周交流与思考第335期,姜超等)

本轮只有降准。

而本轮宽松周期始于18年4月,央行宣布全面下调法定准备金率1%。截止目前央行已经5次降准,累计下调法定准备金率4%,降准的幅度已经超过了前三轮宽松周期。

但是到目前为止,存贷款基准利率依然维持不变,央行降息幅度为零,降息幅度远低于过去三轮宽松周期。

官方利率未降。

由于中国利率的双轨制,因而也产生了两套官方利率,一个是存贷款基准利率,另一个是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诸如逆回购和MLF等的中标利率。

而在过去的一年半中,不仅是存贷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也保持不变,7天逆回购招标利率保持在2.55%,1年期MLF中标利率保持在3.3%,没有释放任何降息的信号,这与海外的轮番降息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