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环伺之下,互联网厨房小家电靠什么突围?(11)

“当初为什么选择要做电磁炉?一开始我们做的都是电饭煲,虽然说可以煮饭,但毕竟它是一个封闭的加热烹饪设备,我们如果是要搭配整个厨房场景去做每一餐的话,其实需要一个相对更开放的烹饪平台,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评估之后觉得电磁炉是在那个时间点,是最合适去做的品类。”

在郭文祺看来,传统家庭都有燃气灶,电磁炉只是一个烹饪的辅具,所以大部分电磁炉用户都有收纳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电磁炉产品越做越大其实是背离用户日常需求的,同时十几个触控按钮也做得非常多。而且大部分的锅具都是圆形的,为什么电磁炉要做成方形,然后再进一步发现,因为方形的板材裁切成本比较低,剩余的空间可以去做散热。

但是方形的电磁炉却没有在烹饪体验上带来更多便捷,电磁炉里面加热的线圈盘是圆形的,还要通过图标暗示用户加热区域在圆形区,且通常用户在烹饪的过程中锅具会位移,位移之后又导致加热不平均等问题,且加热温度并不能精准地调控,因此电磁炉这种产品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其实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并不是说急着就要把产品做出来,而是会花一些前期的时间去好好理解这个产品,去观察用户实际存在的一些痛点,然后看是不是能透过一些微创新的方式去做改善,因为产品核心还是一个电磁炉,相关技术基本都已经成熟,反而是在这些微创新上面以及一些跟用户交互层面,更容易找到突破点。我们不要只把关注点放在硬件上,而是从需求面上把软硬件搭配在一起,看能够带来什么样的价值。”郭文祺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