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真正的凶手找到了?( 二 )

Aducanumab并不是唯一一种曾给业界带来重大预期,但最终却失败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在这些药物中,很大一部分在设计上都选取了类似的治疗机制,这或许正是这些药物失败的原因。

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最近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阐明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原因,揪出了一个看不见的凶手。这项新的发现有望为未来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带来新的思路。

药企的“噩梦”

一种药物能够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阶段,意味着这种药物一方面已经通过了安全性测试,另一方面也已经在较小的试验人群中(上百人)对药物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评估,如果完全看不出药物有疗效,是不可能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Ⅲ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对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美国跨国投资银行与金融服务公司高盛2017年的分析曾经预测,如果aducanumab确实有疗效并能够被用于临床治疗,这种药物每年的销售收入最高将可能达到120亿美元。终止Ⅲ期临床试验的通告发出后,渤健的股价暴跌了27%,损失高达170亿美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