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真正的凶手找到了?( 六 )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科学家和合作者使用Aβ的二聚体在小鼠上进行了活体实验。他们在没有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小鼠的颅骨上开了一个小口,使用一种叫做钙成像的技术来观察小鼠脑中的神经元对Aβ二聚体的反应。当神经元被谷氨酸激活的时候,神经元中钙离子的浓度会升高,而且升高的程度与神经元的活跃程度成正相关。钙成像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监控神经元活性的:科学家把一种能够与钙离子结合的分子引入到神经元中,这种分子与钙离子结合后就会发出荧光,利用显微镜记录荧光的强度,科学家就能评估神经元的活跃程度。

研究人员把Aβ二聚体加入到小鼠的脑中,然后对一个叫做海马的脑区的神经元活性进行检测。海马是大脑中对我们的学习与记忆非常重要的脑区,也是阿尔茨海默病会严重影响到的脑区。科学家发现在把Aβ二聚体加入到小鼠的脑中后,海马的神经元立刻就会变得非常亮,这说明在Aβ二聚体的作用下,这些神经元变得异常活跃了,也就是说,在神经元之间的对话中,Aβ二聚体使这些神经元变得更“健谈”了。

恶性循环

为什么加入Aβ二聚体会导致神经元过度活跃呢?研究人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是谷氨酸的回收系统出现了问题导致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