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如何实现产业化发展?创新提升点在于高校和临床( 二 )

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过去十年成长非常迅速。但跟发达国家相比,医疗器械的品类、质量和技术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五年前,我们的人均医疗器械消费大概是美国的 50 分之一、日本的 25 分之一,排除汇率因素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接近 70% 的医疗器械依赖进口,使用成本比较高。

从药械比角度,即医疗器械和药品消费数据的对比。发达国家医疗器械和药品基本上是 1:1,中国是 1:3。尽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单一的医疗器械市场(单一的医疗器械市场是指单一国家的医疗器械市场),但通过药械比、中国的人口的基数等等数据,预测中国医疗器械的总体规模、种类和品类规模都还会逐步增加,供需差距比较大。

目前国内大概有 1.6 万家医疗器械企业生产二类和三类的医疗器械产品,销售医疗器械的企业有近 30 万家,销售企业的数量远远多于国外的销售型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大型企业只占 2% 左右,约几十家上市企业。细分领域企业分散,比较重视营销、销售,内部的研发能力不足,生产和质量管理水平不是很高。总体缺乏原创性、先进性,核心的材料、技术比较依赖于通过模仿或进口提供,未来几年这样的局面将会慢慢被打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