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如何实现产业化发展?创新提升点在于高校和临床( 六 )

产学研有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华西医院、长海等一些医院。但也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主要是医生、高校老师和企业之间信任的鸿沟。医生、老师往往会觉得企业过来合作是占便宜,企业往往并不特别重视研发,反而认为老师和医生应该把东西研发完了再给企业来销售,或者是企业把专利权买过来。

我们称这个信任的鸿沟为死亡谷,这是国内外共同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巨翊科技做一个中间的第三方机构,获得双方的信任,架起双方的桥梁。把企业缺乏的产品化研发补充进来,把医生和高校缺乏的市场化视野带给他们。

基于对市场趋势的判断,预测未来需要研发服务型的企业,生产服务型的企业,来帮助目前的医疗器械企业,帮助很多的经销商、帮助高校、帮助临床医生完成升级和转型或者是产品化的工作。

医疗器械 CRO+CDMO 细分现状目前,国内做 CRO 或者 CDMO 的公司宣称的内涵都不大一样。很多传统 CRO(Clinical Research,即临床注册)企业逐步转型拓展他们的业务到 CMO。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态势,我并不希望巨翊科技成为这个行业的唯一一家做这样业态的公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