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机器人的经验之一:一定要甩掉手机思维( 八 )

龙兵华:你是不相信大公司的创新机制?

傅盛:我相信大公司的创新机制,前提是,公司把这个项目作为核心战略,并且全力以赴地推动。今天,我还看不到他们对机器人市场有这样的决定。

龙兵华:三星这样的巨头好像也在布局,很有优势。

傅盛:他们在生产和设计上会有优势,但在产品体验上不会有。机器人业务类似于铁人三项,光有硬件的设计感,长得像个人形是不够的,它要真正去理解为用户提供的核心服务是什么。

机器人产品的真正挑战在于细节。用“筛子理论”来说,产品的每个细节都是针眼,看上去不起眼,但假如针眼遍布,最后就什么水都盛不到。比如语音消噪功能,假如达不到85%以上的实际消噪能力,功能就不可用。对用户来说,说十句话错一两句,可以接受,但假如错误率达到一半以上,就没有人会再用。不过关的细节累计起来,会有致命的影响。

如何看待错过内容推荐?

是能力模型而非认知出了问题

龙兵华:你曾经尝试过做内容推荐,但后来布局机器人这个赛道,可以说是错过了内容推荐和短视频的蓝海,你觉得是认知出了问题还是能力模型出了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