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社区团购与私域流量的“场景映射”( 四 )

同时在“答题小助理”小程序的后台,通过我的提问选项卡可以看到每道题有多少人答题、有多少人答对领了红包。

这个数据再反馈给企业的人力部门,让他们对培训效果能够心里有数。

另外我还能将这次出的题在下一次培训的时候一一做讲解,学员们学习和互动的效果会更好。

随后我将这个小程序推荐给了东北财经大学和湖南湘潭大学的老师,她们很快也用了起来。

刚才举的两个实践的例子,实际上都对应了线下的场景:一个是“赶集”,一个是“课堂”。

最近几年我还加入了各种读书群、媒体群、社区团购群、社交电商群、报告分享群、同学群、同事群等等。

仔细观察这些群的互动方式和内容,就会发现不同类型的群都能对应到线下不同的场景。

例如有些像“广场”,只有群主一个人不停地叨叨和分享,下面是安静的听众,偶尔有几个冒头说两句;

有些则是“图书馆”,大家默默地看群里分享的文章和报告,几乎没人“出声”,如果想看什么文章或报告,偶尔会“提个需求”,热心的群主或群友找到对应的文章或报告发出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