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也曾“风光无限好”的大数据公司为何“近黄昏”( 二 )

从监管的表态中可以明显看出,虽然鼓励金融科技的发展,但是金融科技的发展不能触碰法律红线。尤其是对强化个人信息、滥用、泄露个人信息,要严防死守。说到底,金融科技的发展、数据的应用,应该建立在个人隐私保护上,金融科技是工具,不能当做“商品”来买卖。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多家城商行、农商行暂停了大数据风控合作业务。而一家智能大数据风控机构负责人透露,近期,多家涉及爬虫技术的大数据风控机构被调查。大数据风控平台遭遇的风波,进一步波及到助贷机构。同时一家助贷机构负责人坦言,由于流量成本居高不下,助贷领域的导流业务已入不敷出。

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数据风控行业是否已经进入“黄昏”?在金融风险整治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大数据、金融科技应当如何的发展?未来,依托网络来进行的现金贷、助贷业务又将何去何从?通过以上的信息,我们来分析一下。

今日之“祸”并非偶然

2017年12月,《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发。在这份对“现金贷”、“助贷”的监管政策中曾经提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