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也曾“风光无限好”的大数据公司为何“近黄昏”( 三 )

(四)各类机构应坚持审慎经营原则,全面考虑信用记录缺失、多头借款、欺诈等因素对贷款质量可能造成的影响,加强风险内控,谨慎使用“数据驱动”的风控模型,不得以各种方式隐匿不良资产。

谨慎使用“数据驱动”的风控模型,监管虽然没明确说,“谨慎”二词也是表达了一个潜在的含义,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小心点”。起码,监管没说鼓励使用大数据风控。

我在17年解读文章中也说到过,“这份监管文件也提到了:谨慎使用数据驱动的风控模型。这就意味着“大数据风控”未来是否也会被严管?两周前一行三会限制了“智能投顾”的发展,现在又对大数据风控提出了“谨慎使用”的态度。看来,金融科技、数字科技的未来还是有一段路要走。”

当时也是恰逢“资管新规”意见稿发出,对于数据风控、智能投顾这类的“金融科技”产品,监管都给出了“谨慎使用”的意见。如今,我们再回过头来去看这个政策,其实监管已经含蓄的表达了其中的风险。但是,行业里的依托互联网进行借贷的公司,并没有注意到是“谨慎使用”,反而大规模使用。

提供这项服务的“大数据公司”看到了商机,却忽视了政策提示的风险,从而导致了今天风险的暴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