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焦虑、诱惑和轮回:私域流量的前世今生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深度丨焦虑、诱惑和轮回:私域流量的前世今生

互联网的流量价格究竟在什么时候疯涨的?很多人已没有那么清晰的记忆。

久趣英语的联合创始人游贵平只是记得,2015年创业之初,拿到天使轮500万融资的时候,“这钱已经不够投放流量广告了”,但“创业公司一旦处理不好就容易被流量捆绑”。

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获取流量,进一步转化为用户?这是任何一家依托于互联网的创业项目生存下去的第一要素。

“五六年间,流量涨了六倍”,另一家互联网教育平台云朵课堂的CEO李磊直言,“流量掌握在别人手里,很难受,未来每个企业都应有自己的流量池。”

更为准确的数据来自电商领域。第三方平台监测显示,2014年时,天猫和京东的平均获客成本为150元;到了2015年突破250元,达到254;而到了2018年,这一数据暴涨到964.5元。

游贵平们大概没想到,其在初创阶段的生存之需,在日后泛化为一个业界现象——流量价格的水涨船高倒逼出广泛的焦虑,这种焦虑又转换出更多“求生欲式”的尝试,于是有了今天的李佳琦直播、短视频带货、改造线下门店和抢夺“小镇贵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