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百年误解:价值投资教条化 本意是科学投资( 二 )

格雷厄姆敢于下注的原因在于,他发现了公司持有常人不知的铁路债券。光这些债券的价值就是公司市值的1.3倍。格雷厄姆在华尔街的第一个工作正是销售债券。他比谁都清楚,这笔债券的价值远高于公司市值,成了公司内在价值的“锚”。

10年后,格雷厄姆出版了畅销至今的著作《证券分析》。这本书的中文版都有6版之多。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用数学公式计算“内在价值”。在所有的投资经典书籍中,《证券分析》的数学公式是最多的。至今为止,现金流贴现模型、股利贴现模型仍被券商、投行、学术研究频繁使用。

格雷厄姆的“内在价值”是可以计算的。他是把投资变成科学的第一人。至于说他是通过何种手段,让价格回归价值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二、玄学

西方人追求精确,东方人喜欢模糊。

早在格雷厄姆出生之前的170年前,日本江户时期还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没有石油,没有铁路,有的是地主和庄园。一个日本商人,面对剧烈波动的大米价格,无所适从。大米的内在价值,就是吃饱了要撑,吃不够会饿,价值是恒定的,不存在如何计算大米的内在价值的问题。如果时空交错,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无论如何都用不到米市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