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背后的锂电池战争:造车大佬“重金求子”(14)

而这一切,来之不易。

1999年,一队欧洲汽车工程师代表团赴中国考察。

代表团的团长来自国际著名豪华车品牌——奥迪。他在详细了解中国汽车发展的现状后,给国务院写了一份信,痛陈中国汽车时弊:

“中国汽车产业不能再走老路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中国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否则,一旦市场形成了,中国汽车就淘汰了,民族工业就没了。”

在他向中国政府的信中,他还专门建议道,“中国汽车产业要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个切入口,传统能源汽车技术中国落后国际先进水平20多年,但新能源技术我们的差距没有那么大;况且这样一来,以后有能源危机了,中国也不怕。”

这位奥迪工程师,名叫万钢。不久后,他将成为科技部部长,并亲自引领一场席卷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能源浪潮。

诺贝尔奖背后的锂电池战争:造车大佬“重金求子”

三位锂电科学家的获奖,代表了锂电池领域突破的信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