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镜片制造商的逆袭之路:拒绝参与价格战,营收却做到了行业第一( 七 )

“再者,在品牌建设上,中国的B端企业的品牌概念依然不强。未来不仅是国内市场,在国际上要取得成绩,品牌建设这一环同样不可或缺,我们不想只做代工的事情。”谢公晚说。

2019年初,谢公晚决定,拿出一部分预算,和下游渠道商合作,将镜片在眼镜店中做出更多的展示。

谢公晚告诉经济观察报,隐型冠军做了很多年,但过去做隐型冠军一直是以生产为主导,所有的东西是围绕着生产来做,但外部视角是不够的,现在他要转变工作的方向,从产品为导向转向消费者为导向。

谢公晚认为,眼镜市场的消费者需要再教育:尽管从肉眼上,你看不出一副镜片的好坏和区别,但作为承载核心功能的镜片正应该是一副眼镜的主角,但在过去,消费者在选购过程当中还是挑选选镜架款式花费的功夫比较多,对于镜片的理解是比较少的,对于镜片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

谢公晚认为,镜片应该在消费者挑选眼镜的过程中,更多地“露”出来,他希望改变眼镜店老板的传统观念。尽管,这对于一家面向B端的企业来说,“露脸”意味着很大一笔投入,但谢公晚认为值得。

推荐阅读